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敏两条建议聚焦制冷行业碳排放和知识产权保护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发展”、“能效提升”等热词频频,不仅彰显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也为制冷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协会理事单位精创电气创始人、全国人大代表李敏提出两条建议,一个是关于减少制冷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建议,二是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建议。两条建议均着眼于促进中国制冷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李敏代表建议,加速降低制冷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制冷空调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建立包括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协同机制,构建完整行业数据集合,开展长周期的行业预测,制定综合考虑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贯通全制冷行业的中长期制冷剂替代技术路线和能效提升目标,建立贯穿制冷剂生产、运输、仓储、安装、维修、回收和处置等全生命期的统一政策和法规体系。
通过重点/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推动新型制冷剂发现、制备等基础研究。鼓励企业主导承担国家工程中心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幅降低包括天然工质替代工质的应用成本,加速培育低GWP制冷剂生产及应用产业。
由生态环境部主导构建制冷剂全生命周期电子追溯系统,建立“生产-销售-回收”电子台账,减少非法生产及使用。建立制冷行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推动制冷行业尽快进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制定制冷系统能效标准,及时更新低能效产品准入水平。运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资金支持高能效产品的市场普及。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额低、惩罚力度弱,有的企业不惜铤而走险,直接抄袭,并以此为荣,导致知识产权所有者维权成本高,侵权方违法成本小,被侵权方痛心疾首。侵权判决不能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更不能让侵权方对其侵权行为“痛彻心扉、望而却步”,这不仅是对侵权者的纵容,更是对创新者的毁灭,不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扼杀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削弱了企业创新热情,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李敏代表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处罚力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建议核心有三点:
从市场价值角度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最低要高于专利技术研发成本,除了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外,还要向社会传递知识产权有价值的理念,警示潜在的侵权人不要做违反规则的事情。针对那些恶意侵权者或者反复侵权者,通过加强罚金刑适用、追缴违法所得、收缴犯罪工具及销毁侵权产品等措施强化刑事打击效果,并适用三倍到五倍的高额损害赔偿,迫使他们或者走上破产的道路,或者回到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之中。
加大失信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将恶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反复侵权、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或裁定等,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进行信用惩戒,影响侵权者的信用记录和声誉。对侵权主体惩罚时,责任人员承担连带责任并因此受到个人征信的影响,失信情况记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互联网征信系统,以威慑侵权者自觉遵纪守法,将精力用于创新和守法经营,鼓励专精特新企业更加注重创新。
科学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知识产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知识产权鉴定和技术调查,建设信息化平台,构建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化体系,为疏通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提升打击侵权假冒行为效率及精准度、优化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等提供解决方案,让知识产权大数据在与信用的交互融合中“活”起来。
精创电气拥有29年冷链物联网行业经验,是国内知名的生命科学及食品冷链物联网供应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年产760万台智能终端设备,致力于成为冷链物联网行业领导者。
审核 | 张剑锋
图片|郭 峰
编辑|郭 峰